——天美平台开展本学期语文学科工作坊活动
2018年1月10日🧞♀️,我校蘅仲楼113开展了语文学科工作坊活动,王伟娟老师为教师们做了题为“走向名师之路”的专题讲座,这是我校学科工作坊活动的第21场,语文学科第3场工作坊活动。本次讲座由陈雄老师主持,语文组全体教师及部分校领导、其他组室的教师一起聆听了讲座。
身为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者、正高级语文教师、特级教师、市普教系统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🧚🏽🐃、华东师大特聘教授,王伟娟老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“名师”🎅🏻。本次讲座中🚸👨🏼🍳,王老师从“受教于名师的经历”、“我对名师的理解”、“我的教育理念”三大版块向在场听众呈现了她的“走向名师之路”🚔💁🏻♀️。
在第一版块中🧑🏼,王老师深情回顾了受教于金志浩、徐振维👨🏽🦳、于漪🤵🏽♂️、钱梦龙等基础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名师们的往事。王老师感念在教师生涯哺乳期金老师对自己的“点拨”;感激在教师生涯低谷期徐老师对自己适时的“点醒”;感恩在教师生涯瓶颈期于老师对自己的“引领”;感动于钱老师平易的人格👨💼、静水深流的教育境界。正如王老师所总结的:“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内力的作用,也需要外力的推动。内外力的结合🐰,就会减少成长过程中的阻力,呈现成长过程中的加速度🏄♂️。”王老师正是这样一位在老一代名师哺育、浸润𓀑、教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位收获累累教育硕果的名师🍑。
在第二版块中,王伟娟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☝🏽🦄,总结和阐发了“名师”一词的六种内涵🍤:民师——教育与民众、民生、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;明师——明者,明察也👱🏽♀️;敏师——敏感🛷、敏锐也;鸣师——鸣者🧕🏻,发声也;悯师——悯者,慈爱忧悯也;命师——命者👩✈️,人也,生命也😏🤾🏻♂️。命师即人师。
在第三版块中,王伟娟老师介绍了她所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为“辛苦而不‘心苦’、规范而不‘就范’、牵挂而不‘牵绊’”,这份理想教育境界的形成跟王老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分不开的🦻🏽,她认为教育的本质是“普渡众生”,她说:“生命是需要有底色的🧑🏿⚖️,否则无法晕染生命的精彩💂🏿♂️;心灵是不能缺少情怀的🐻❄️,否则人生将与干涸相伴🏌🏻♀️。而语文教师就是为生命打底色、为心灵筑情怀的人。我愿意成为也愿意培养这样的人”。
撰稿:罗舒芹
摄影:龚侃
语文组9️⃣、教研处供稿
2019年1月11日